中国液晶面板等来红利时代!Q1彩电均价涨幅超三成
时间 : 2021-04-28 13:36:44来源 : 华夏时报
自去年6月开启的液晶面板价格上涨周期,至今尚未结束。
“面板价格今年5月会持续上涨,我们认为拐点会在今年七八月份到来。”4月27日,迪显信息副总经理易贤兢在接受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认为。
液晶面板的价格上涨已经持续了近10个月。这波“史上最长”上涨周期让面板厂商盈利暴增,也将价格压力持续传导到下游的电视厂商。
产能不足涨势凶猛
液晶面板价格上涨的原因在于上涨的需求与产能缺口的矛盾。
一方面是TV面板的结构性缺货。易贤兢认为,疫情催生“宅经济”,在家办公、在线教育等需求拉动了面板出货,至今还在延续。他告诉《华夏时报》记者,以往IT面板和TV面板会有大约30%的利润差,面板厂会分配更多产能去生产更赚钱的IT面板。但随着海外经济刺激政策等对电视需求的拉动,大尺寸TV面板的需求增加。他表示,现在两种面板的利润已经相差无几。
奥维睿沃2021年4月发布的统计数据预计,今年5月,65英寸和75英寸面板价格相较4月将上涨15美元,增长金额最多。但涨幅最大的是32英寸面板,今年5月其价格为93美元,上涨7美元,涨幅为8.1%。
将时间坐标轴拉长来看,群智咨询的统计数据也显示,截至今年3月价格77美元的32英寸液晶面板,相较去年5月上涨132.26%,在各尺寸液晶电视面板中涨幅最大。还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今年3月时一些小厂的32英寸液晶面板报价一度开到110美金。“大尺寸面板之前的需求不错,盈利性要比中小尺寸更好,大家都想拿。”有业内人士说。据他了解,三星也正在调整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产能,以期出货更多大尺寸面板。
据《华夏时报》记者了解,三星和LGD原本都计划在2020年终止液晶面板生产。但面板红利让它们的计划至今尚未执行。
上游零部件紧缺也是液晶面板价格提升的重要原因。易贤兢认为,相对于玻璃基板、偏光板等零部件,液晶面板上游紧缺的关键在于驱动IC芯片。此前芯片荒已经蔓延到多个行业。据他了解,目前面板厂的IC备货供应当月产能没问题,但未来1-2个月就相对紧张,“缺货是滚动性的”。
Q1彩电均价涨幅超三成
满产满销的液晶面板厂已经用成绩单宣告了产业红利的到来。
京东方已经预告今年一季度,其归属净利润在50亿-52亿,同比增长约八倍。当期基本每股收益则同比增长约10倍。TCL科技则宣布华星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倍。而大尺寸面板当期的出货面积同比增长15%,净利润则环比增长超50%。当期TCL科技的每股收益是去年同期的最多6倍。
包括面板在内的原材料涨价,已经将价格压力传导到尺寸越来越大却越来越不赚钱的电视终端。奥维的统计数据显示,2021年一季度彩电市场均价为3142元,同比涨幅近32%。而990万台的销量同比下滑0.6%。
据《华夏时报》记者了解,自去年8月电视企业相继宣布调价之后,今年电视厂商纷纷再度宣布调价。TCL已经宣布自今年4月1日起,电视价格预计整体上调5%至8%。小米也在4月8日宣布近期将对小米电视部分型号、Redmi电视部分产品型号的官方建议零售价格做出相应调整。据《华夏时报》记者了解,今年2月红米86英寸电视刚发布时售价为7999元,而现在它的价格上涨了2000元。
但需要提及的是,液晶面板价格的上涨幅度已经出现回落。
群智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,32英寸液晶面板4月涨幅为6美元,预计5月涨幅将收窄到2美元左右。4月均价上涨最高的55英寸面板,在5月的涨幅将从4月的12美元收窄至5美元。易贤兢告诉《华夏时报》记者,随着惠科等面板厂高世代线的产能逐渐爬坡,“我们看今年的面板供应量要比去年多”。
但TCL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廖骞在4月10日的电话会议中也表示,“现在整体行业供给侧增速大幅放缓,供需结构保持稳定,未来扩张的选择权头部厂商更有优势,因为新增LCD投资已经有了非常严格的限制。”
相关资讯
-
绿城拟发行于2025年到期4亿美元2.30%的增信债券
了解更多 -
LPR“双降”!即将出手买房人直接受益
了解更多 -
南京的二手房、租赁房要有“身份证”啦!
了解更多 -
黄河流域8城签约 互认互贷“朋友圈”扩大
了解更多 -
5年期LPR自2020年4月以来首次下调
了解更多 -
中国电建地产拟发行不超过10亿元公司债券 发行期限为5年期
了解更多 -
中国奥园对公司长远前景抱有信心 全力设法改善公司的流动性状况
了解更多 -
融创近日已如期偿还两笔合计约42.5亿元债务
了解更多 -
大唐集团拟发行不超过10亿元可续期公司债券 基础发行期限为3年
了解更多 -
建发房地产拟发行不超过10亿元中期票据 两品种债券的回拨比例不受限制
了解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