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电视开机广告整改不应止于“一键关闭” 互联网广告不能强制消费者收看
时间 : 2020-07-17 10:27:27来源 : 南方都市报
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日通报,针对智能电视开机广告侵犯消费者权益问题,该委约谈创维、海尔、海信、夏普、小米、长虹、乐视7家企业并提出限时整改要求,经过4轮整改,除乐视外,6家企业整改取得显著成效。
智能电视的普及,让随意点播视频、回放都不再是难事,大部分电视用户购买智能电视,也是为了方便点播节目。然而,打开很多智能电视,都会有短则几十秒、长可达几分钟的广告,并且不能跳过、不能关闭、不能快进。事实上,开机广告是近年来随互联网电视发展而出现的新商业形式,在销售电视硬件不赚钱的背景下,开机广告成为当下电视厂商的重要利润来源。目前国内智能电视用户前三的海信、创维、TCL,每年仅此一项的广告营收都在数十亿元左右。特别是包括小米、乐视、暴风在内的部分互联网公司,为了抢占电视机市场,依靠低价吸引消费者购买,通过开机广告或提供其他增值服务盈利。
问题在于,互联网广告不能够强制消费者收看。智能电视的开机广告属于《广告法》第44条规定的互联网广告范畴。在使用互联网服务时,广告页面自动弹出,应该标有显著标识,确保可一键关闭,不能强制用户观看开机广告。而许多互联网电视机品牌,在其商品的详情介绍中没有明确标明该电视开机时带有广告,且开机广告无法取消,这种做法明显违反《广告法》规定。具体来讲,智能电视机厂商销售时未告知开机广告,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;未能提供开机广告”一键关闭”功能,侵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;智能电视开机广告不能自主关闭,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。
可见,整改开机广告,不应止于“一键关闭”。首先,既然强制消费者收看开机广告是一种违法行为,主管部门就不能放任不管,应出台针对性规定,从源头上清除这种影响生活品质的“牛皮癣”。同时,即便电视机企业坚持自带开机广告,也应该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,让消费者能够自主设置是否观看开机广告,不能强制用户收看。这就要求,互联网电视如果植入开机广告,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,确保“一键关闭”。再者,如果有的用户确实不需要开机广告,可通过售后服务,维修人员上门直接取消开机广告。
关键词: 智能电视
相关资讯
-
绿城拟发行于2025年到期4亿美元2.30%的增信债券
了解更多 -
LPR“双降”!即将出手买房人直接受益
了解更多 -
南京的二手房、租赁房要有“身份证”啦!
了解更多 -
黄河流域8城签约 互认互贷“朋友圈”扩大
了解更多 -
5年期LPR自2020年4月以来首次下调
了解更多 -
中国电建地产拟发行不超过10亿元公司债券 发行期限为5年期
了解更多 -
中国奥园对公司长远前景抱有信心 全力设法改善公司的流动性状况
了解更多 -
融创近日已如期偿还两笔合计约42.5亿元债务
了解更多 -
大唐集团拟发行不超过10亿元可续期公司债券 基础发行期限为3年
了解更多 -
建发房地产拟发行不超过10亿元中期票据 两品种债券的回拨比例不受限制
了解更多